现在许多顾客习气用手机“扫一扫”功用,辨认产品条形码来断定真伪。对此,防伪公司负责人提示道,二维码自身毫无防伪效果,仅仅记载信息的一个符号,用它来记载链接地址。
据报道,近来,有网友发帖描绘了自己的遭受:一个贱价打折的名牌挎包,售卖人员宣称是正品,且标签有二维码可查询真伪;购买后,用手机扫描防赝品标签上的二维码,当即弹出一个网页,显现这个包“正品”。这位网友发觉买到的包做工过于粗糙,找到品牌代理商进行咨询,证明这个包是冒充产品。
记者发现,防赝品标签能够在网购渠道买到,价格在每万张70元至350元不等,价格凹凸取决于防伪技能的难易程度,最廉价的防赝品标签单价不到1分钱。
记者联系了3家销售商,有一家要求记者供给营业执照和商标注册证,其他两家商铺只需要记者供给产品信息,不需要任何证明资料。一商铺“老板”称,“届时二维码扫描显现的结果是:您好,您所查询的是某某正规产品,请安心运用。里边的内容由你决议。”
一位不肯揭露名字的防伪公司负责人说,二维码自身毫无防伪效果,仅仅记载信息的一个符号,用它来记载链接地址。“问题是许多防伪公司和推销人员诱导大众,称这样的一个东西有防伪效果。”
我国安全防备产品行业协会防伪技能分会负责人刘玫玫说,现在许多顾客习气用手机“扫一扫”功用,辨认产品条形码来断定真伪,冒充者只需解码正品上的条形码就能够批量仿冒,让我们顾客难辨真假。
刘玫玫主张,出产厂商应不断盯梢研讨冒充产品的仿冒手法,并依据呈现的新情况一直在改善防伪技能,举高技能“门槛”,添加造假难度和造假本钱。